第二章 横空出世 【三】(1/2)
警卫连沿大路向前面展开警戒,后续的侦察队到了不久,铁英也从前面的黑暗中钻了出来,声音不大却是那种透入耳鼓的明白。
连长听说过一种隔物传音的本领,非几十年内力不可为,铁英就娘胎里算起都不够,但他做到了,而且聚气于大路一线,只怕除了路上警卫连和侦查队的两百来人,就是多近的人都听不到。
连长见多识广,现在相信:只要是传说,就绝对有他真实的一面。
“去吧,都死了,虎子在前面等你们”,是对侦查连说的。语气如清风拂面,和煦而明白,但路上近两百个壮汉却犯了糊涂:出发前铁英就把侦查到的地形大致画图和大家说了,知道前面转弯处就是敌人的前进阵地,最少有一个前卫班,怎么这么快就死了?若不是深信不疑的警卫连长催促,这些人还想问个究竟。
基本和敌人开始接触,警卫连不敢再进。铁英说声“走吧”,带头钻进了丛林,连长问:
“虎子呢?”
“跟得来”,头也不回。
时间紧迫,这个丛林铁英和虎子也没有走过,但他们熟悉丛林。
‘春’夜无月,岂止无月,天上还淅淅沥沥下起了小雨。俗话说:‘春’雨贵如油,今夜的雨也来得几时,脚下本来就没有路,有不有雨都是同样‘潮’湿的山脊和腐叶,但绝对能让敌人睡个好觉。
看定了一座山峰后,铁英带人上了一道山脊。铁英知道,山脚下的大路直通深溪水,从白天看过的地形就知道这条路是一直绕着这条山脉走的,没有愚公,就没有哪个吃多了做什么挖山修隧道的事,所以顺着山脊走不但能到深溪水,也许还能到遵义。没有路那是指在丛林里,只要肯爬坡,到了山脊就少植被,多有风化的岩石和腐枝烂叶,是没有想象中那种泥泞的。
红军战士日行百里是常事,所以爬坡对他们来说根本就不是一回事,不久虎子也跟了上来。夜黢黑,有那座孤独的山峰做参照物,铁英自信还走不错路,脚下有虎子的两根长木‘棒’大力拨打,打野兽的什么夹子、陷阱全被引发了;眼睛好使的人在山脊上还有依稀的天际光可以看路,不好使的人只需用木‘棒’或绳子连接了跟着铁家兄弟走就是,莫说敌人,就野兽都没有撞见一头。
两个小时后,铁英看了看身后那座山峰,确认已经绕过了小镇,带路向山下去了。因为这座山峰是对面那条山脉上的突兀,高而且孤立,在大路多数地段和小镇里都看得见,自然被白天就‘混’进了镇子的铁英做了参照物。
而镇子后面敌人那个排的位置铁英也是侦查过的,知道他们住在镇子尾部的两个农家大院里,直接把队伍带去了离大院五百米远的一道山坳里。
山坳隐蔽但平坦,连长亲去自沿大路向前侦查,选定一处一面峭壁、一面陡坡的狭窄地段设伏;命二、三排在峭壁和陡坡上布置成两个梯次形狙击阵地;一排为预备队并监视镇子去山里的另一条小路;命通讯员向来路去了:警卫连准时到达指定位置并战斗布置完备。
铁英知道有这条小路,却没走过,不过是听当地老乡说晴天并排可过两人,雨天就泥泞湿滑了,且多有猛兽,虽然是镇子去对面山外的捷径,却是极少有人走。小雨不断,敌人断不会去下路,但连长不放心,仍以一排向小径布置。
雨依旧如故,夜冰凉;铁英和虎子很不想趴在连长身边,不想趴在这不遮风又不避雨、遍地泥泞的丛林里,他们有让自己很舒适的办法。
有风拂过,即便铁英不知道冷也有‘鸡’皮疙瘩泛起。但埋伏了几十个人的丛林依然静悄悄,他们知道了什么叫“纪律”。
这些人大部分都是井冈山时期的老战士了,擅长潜伏,也擅长丛林和山地作战,但他们大部分都穿着单衣,而且全身湿透。铁英不明白,敌人远在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