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咏春听桥,太极推手(1/2)

()“薛兄弟一身功夫当真出众,果不愧为宫老先生的真传弟子。”叶问收站定,语气满是赞叹。

叶问明劲暗劲已至巅峰,虽未至化劲,但在战斗运用几道暗劲还可以承受,薛阳的暗劲却是刚刚练就,只能将其用于生死存亡之际。

故而,两人从一开始便在劲力上有了高下之分。

之所以两人打得有来有回,一方面原因是薛阳借助了最开始叶问不明自己实力,没有全力防御的时,进行猛烈打击。

二来便是薛阳的攻势一波接一波,连绵不绝,将形意的追风赶月,遇敌烧身的拳术理论完全的应用出来,在极致的攻击占据了优势。

薛阳的功力虽然不如叶问,但一通打击却是让叶问在前期只能被动防守。

这也是形意的厉害之处。

练形意练的好的,大多刚劲都练的出众,在打击之时配合着形意的气势,敌人很难正面硬挡。

所谓以势压人!

形意虽然注重其形其意,在打击的时候也是变幻无法,但形意打人最终气势,气势一成,别人先天便处于防守之势。

以攻对防,攻势如潮水滚油,猛烈沸腾,一般人完全无法防御下来。

即便一般的暗劲巅峰高,遇上形意的猛烈打法,一个不慎,也是要被打伤打死。

但叶问毕竟不是一般人,以他痴武的性子,以他出众的天资,以他数十年的揣摩,他虽非真正的宗师,却已是半步宗师。

两人交战,薛阳主攻,叶问主防,最开始的时候薛阳不断借势,想要将叶问的防御打破。

却没曾想叶问在间不容发的攻击之,准确的找到了薛阳劲力转换的一瞬滞涩,以暗劲劲力将薛阳的攻势打断。

眼力,经验,对于劲力的把控,妙到毫巅!

其实在叶问打断了薛阳的攻击节奏,把握到了薛阳的劲力转折点,薛阳便已不可能再度胜他了。

这是叶问咏春听桥的功夫,如同太极推听劲一般,是武学之最上层次的功夫。

昔年杨露禅打人挂画,皮肤与他人毛孔一触,便感觉到对的劲力,一点一拍,对全身劲力便自然散去,如软脚虾一般任由宰割。

叶问的听桥功夫虽然不至于那般神奇,却也能通过皮肤的触觉感应到薛阳的劲力转折。

从而找到最关键的那个点。

太极听劲,咏春听桥,虽都用了个听字,却并不是真的用耳朵去听,而是用皮肤毛孔去感应。

以触觉代替视觉,是因为由触觉感受起始的反射弧比视觉起始的反射弧要短,时间更快,反应更敏捷。

人们小时候玩用两指夹住下坠纸条的游戏,用的就是这个道理。

纸条悬空在指之间,单凭视觉判断,一般是接不住的,但以皮肤的触感来接触,却能够准确的把握纸条的落点。

因为触觉比视觉更快,故而各大门派便将这门技艺运用到武学之。

咏春听桥,太极推,形意搓,八卦绕,另外还有抄,缠等等,都是讲究毛孔皮肤听劲,触摸动势醒悟先。

由此可见,武学到了顶端都是聚众合流,归于一点的。

其实战斗本就是瞬息万变的事情,以眼睛观察,从而做出应变,那是下层的功夫,唯有以身体肌肤来进行感应才是更上层次的功夫。

薛阳目前自身的劲力都没有领悟完整,听劲自然也只得了皮毛,真要在战斗去运用却是极为困难,远不如叶问自如顺畅。

叶问听到了薛阳的劲,将其连接的劲力打断,薛阳劲力无法无法连接,自然也就不可能再度蓄势,让他落于无力还的地步了。

这一点就像一些注重气势积累的功夫,气势越凝聚便越强大,到了最后可能便所向无敌了。

但若是你这气势被人半途打击,直接断了后续的连接,那么你想重新凝聚便又要重新开始了。

而这个重新开始的时却已被你的对提前掌握了。

之前是你的气势压倒对,你占据先,此时便是你的对占据先了。

所以这种不断蓄势的攻击务必要让对毫无反抗的会,才可能真的将其完整的发挥出来。

叶问听劲功夫已然不俗,薛阳没办法让他没有丝毫反抗会,那么便也不需再打了。

好在两人经过这一番交流,对于彼此的功夫都是颇为欣赏。

薛阳如今不到二十,青春年少,武学经验还浅,却已有如此的技击天赋和本领,未来成就化劲宗师几乎已是必然。

而叶问明暗劲力同样已至巅峰,目前未曾突破化劲只是需要一个小小的契而已。

这个契可能是某一次特殊的交,也有可能是一段时间和生活的感悟。

叶问停息片刻,重又开始与刘奇的交。

刘奇与薛阳不同,他练拳的时间已有年,对于形意五行十二形了如指掌,八卦掌也是颇有造诣。

他虽然还未领悟到暗劲的精益,却也是一等一的高,但他在叶问的下却是全程被压制,丝毫没有还的会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