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8章 关东之盟(1/2)

韩令盯着项羽看了片刻,忽的一笑:“羽公子,我们韩国人才济济,贤士辈出,英杰如云,岂用我家公子亲自执掌这盟主之位?至于这国小兵微,乃是偏僻之见,我韩国以区区天下七分其一之地,西拒强秦,南挡霸楚,北战赵国,东伐魏齐,这国小兵微之说,却是从何而来?”

“贤士辈出?人才济济?”田荣忍不住嗤笑一声道:“难道这关东六国之中,还有人比我齐国稷下学宫还多贤士么?”项羽也是盯着韩令道:“看来成公子这些下属,都有几分记性差,当年韩国险些被我楚国所灭,难道都不记得了么?”

“荣公子说的不错!”韩令回头看了一眼跟张良一样,满面通红,低头不语的公子成,冷冷一笑,向着田荣道:“你那齐国稷下学宫,着实招揽了不少天下贤士,不过据我看来,不过都是些摇唇鼓舌之徒!”

“那不知道你韩国倒有些甚么了不起的人物!”田荣见韩令如此狂妄,脸上也甚是有些挂不住,毕竟齐国当年也是同秦国互称东西二帝的东方霸主,稷下学宫也一度是天下文学根基所在,现下被韩令说的如此不堪,心里早已有些发怒,只是碍着自己今日带来的临淄高手,远不是这位范先生之敌,这才不敢贸然造次!可这嘴上哪里肯罢休。

“荣公子你不知道,只能说你孤陋寡闻!”韩令仰着头,一副目中无人涅,在这堂下慢慢踱步道:“想我韩国之地,自黄帝以来,便是英杰辈出,当年黄帝建都有熊,那有熊便是我韩国当年旧都新郑,可见我韩国当年国君志向,同黄帝也相差不多,因此这黄帝也可算的上是我韩国先民了,新种有宗之墟,算起来也是楚国先祖所出,照此来说,楚国也可算是从我韩国苗裔了!”

厅中众人听的已是有些愕然,韩国乃是当年三分晋国才得以立国的诸侯,不过数百年而已,怎地还能扯到黄帝、宗这等华夏上古先民身上去?越霓同赵青都是回头看张良,见他早已恨不得将自己一个头颅塞进衣领里去,连耳尖都有些红的发烫!项羽本是一脸怒意,此时也有些呆在哪里,好似猛然见看见一个怪物一般,连脖子都有些僵硬,半晌才转回头瞧了一眼哪位微笑不语的范先生!

韩令却是毫不在意众人诧异目光,仍旧缓缓而行,朗朗而言道:“自黄帝之后,乃有大禹,禹王治水救民,得舜帝禅让,开国称帝,建都阳城,那阳城也是我韩国地方,禹王之后,传位夏启,夏启定都阳翟,也是我韩国都城所在,就此来说,这夏朝一代,也算得上是我韩国先民了!难道以我韩国先民黄帝、宗、禹王三人功绩,难道还不及区区一个稷下学宫么?”

田荣此际已是有些没之意,韩令这话他是答也不是,不答也不是,要知道黄帝、宗、禹王三人,乃是华夏先祖,别说三人,便一人功绩,后世都无人可及,可这本是华夏共祖,怎地就成了韩国先民,偌大的一个厅堂之内,数十位豪杰公子,都一个个瞪大了眼睛,静悄悄的无人出一声,当真是针落可闻!至于原本在彭越身后站着的张良,已然是悄悄蹲了下去,藏身赵青之后!

“不过先民之事,多少有些虚无缥缈,遥不可及!”韩令得意洋洋看了一眼满厅众人,又朗朗开口道:“自周王东迁,诸侯纷争,真正第一位称霸中原的,也是我韩国!”

“这位……先生……”陈馀已然是有些听不下去,嘬着牙道:“诸侯首先称霸的,该当算是当年郑国庄公,似乎不是……韩国……”

“你是陈馀先生罢!”韩令向着陈馀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道:“据闻你也是饱学之士,怎地如此浅见?那郑国被我韩国所灭,韩众为一国,连那郑国国都,都成了我韩国国都,这织公称霸中原,岂不是就等于是我韩国称霸中原?”陈馀被韩令这一番话说的当真是瞠目结舌,半晌都不知如何应答!

“非但如此!”韩令仍是侃侃而言道:“秦国能一统天下,也是源于我韩国,吕不韦乃是我韩国阳翟人,若不是他入秦为相,秦国焉有今日?相传吕不韦将赵姬献给秦公子子楚之时,赵姬已有孕在身,因此这秦国说起来,也算的上是我韩国苗裔了,只不过韩国不愿深究其事罢了!还有我韩国渠工郑国,若无他为秦国所修长渠,引泾水灌溉千里沃野,关中又岂能称天府二字?还有如今天下修道之人,都奉老子为先祖……”

“这位家令……老子乃是陈国人……”哪位一直静听的范先生已然有些忍不住,他乃是道家门下,见韩令提起老子来,自然要反驳一句道:“那陈国后来被我楚国所灭,依着这位家令所言,老子该当是我楚国人才对!”

“范先生差矣!”韩令伸出一个指头,向着他摇了摇道:“老子出身虽是陈国,可那五千言道德真经,却是在我韩国函谷关写成的,因此老子得道乃是在我韩国,也算的上是我韩国人了!至于申不害,韩非等人,与我韩国这些前代贤才相比,已然不可相提并论!”

“诶呀!”张耳忽然故作惊讶道:“看来我等当真是见识浅薄,竟然不知韩国还有如此英杰人物,我这半生,只怕是有些白活了!”两个姑娘听了这半晌,回头再寻张良,忽的发现已然不见,赵青惊的向后一退,这才看见张良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