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量体裁衣(1/2)

从这间教室出来,陈建国便径直穿过操场跑到一年级的教室外面,他想看看老师姐姐是怎么教学的,会不会有什么困难,

要是都像母亲班上那样,一个个边吃边学的话,不知道她能不能罩得住?!

结果发现,这间教室的学习氛围还挺不错。

课桌全部都被移到边上,教室中间只有一条条的板凳,一条板凳上挤了三四个人,满教室黑压压的一片,

每个人手里都拿着笔记本和笔,认认真真地听王婉茹上课,

她正在教一首诗,

“天井四四方,周圍是高墻。清清見卵石,小魚囿中央。只喝井裏水,永遠養不長。”

王婉茹站在讲台上,不厌其烦地一遍遍朗读,台下的学员们则小声跟读,

等到声音渐渐整齐的时候,王婉茹觉得差不多了,便放下教鞭解释,

“这首诗名为《五言·井赞》,是领袖写于1906年秋,那时候他还只是一位13岁的少年,但通过这首诗,我们却能看出他当时就有了伟大的志向,

诗中的‘小鱼’,喻指的是尚处在成长时期的孩子们,他们被困在狭窄的“天井”里,只能“喝井里水”,营养有限,得不到适当的锻炼,那样是永远也不能真正长大。

这就像我们,如果不学习文化知识,不会看报纸,就不能知道外面的世界有多大,也不能更好的报效祖国,

所以,我们不能做‘小鱼’,一定要跳出那口‘井’,通过学习文化知识,汲取更多的养分,才能成长为对祖国更有用的人!”

啪啪啪啪……

话音落下,教室里立刻响起热烈的掌声,

一位位从十六到八十的学员互相小声讨论交流,认真学习这首诗的同时,更加坚定了学习文化知识的信念。

陈建国趴在窗台上,看了一会儿老师姐姐教课,默默给她打了五颗星。

然后沿走廊转到其他教室,在二年级教室授课的是张先生,老先生一如既往认真细致、严厉刻板,谁要是敢说话,不认真听讲,张先生不骂也不打,只将他叫到讲台上面,默写一个很难的字,不是“廚”就是“廳”的那种,

这些人哪里写得出来,几十岁的人了,拿着粉笔在讲台上面红耳赤,一番杀鸡儆猴之后,下面的学员就没有敢不服的。

三年级教室的是初小另外一位主课老师黄老师,这也是一位女老师,据说还是高中毕业,而且资历也不浅,有七八年的教学经验,

相比老师姐姐和张先生,黄老师又是另外一种风格,她利用自己身为妇女的优势,跟大家拉家常,将教学穿插于生活小故事当中,也很是吸引人,课堂上不时响起阵阵轻笑声。

看到这里,陈建国发现一个规律,好像这四间教室,越是往里,学员们的文化基础就越低,

原来初级班也分了档次的吗?这未免也太细致了吧!

为了验证这个想法,他立刻跑到四年级的教室外面,

果然,没两分钟他就发现,这里的学员几乎就是从零学起,也就是说,这间教室里的百来号人,都是没有上过一天扫盲班、彻彻底底的“睁眼瞎”。

在这间教室的教员,是学校仅有的两位高小老师之一的胡老师,另一位就是刚才高级班的郑老师,胡老师在学校主教的是历史、地理和自然,但现在做起了启蒙先生。

胡老师大约二十多岁,在台下一帮平均年龄四十岁左右的学生面前,显得很是年轻,所以台下的学生们,便有些不买账,

胡老师在黑板上写个“男”字,讲解道,“上面田,下面力,就是说有力气在田里干活的是男人的男。”

下面就有一个三四十岁的女学员抢话了,“小胡老师,在田里干活,你可比不上我。”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