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试制品(1/2)

终究还是奶奶赢了,而且赢得是干净利落!

四十七本书六块钱不算,另外多加了五本小人书,还有一只上好的樟木箱子,钱却没有多给一分,

奶奶又掏出那个包着钱的手绢,数了六张10000元的钞票付账,完了包起来收好。

这是第一版人民币中的大额钞票,上面还有50000元面值的,但在今年发行第二套人民币后,就同时停止流通,跟新币的兑换比例是10000:1,也就是旧版10000元等于新版人民币1元。

只不过,说是停止流通,可一下子哪里能全都收得回来,

现在又不是六十年后,现金都快退出日常生活了,就如今好多老百姓的习惯,钱都不存银行,而是自己找个储钱罐放着,装满了就找个地方挖坑埋起来,所以民间几乎家家户户都还有这种钞票,甚至直到二十年后才渐渐消失,但哪怕到了八十年代,在农村老太太的箱子底下可能还藏有几张,

所以现在,依然流通无阻。

奶奶付完账,便一手提着箱子,一手牵着大孙子的小手回家。

陈建国回头看了似哭似笑的刘瘸子一眼,回过头来轻轻叹了口气,

是自己鲁莽了,砍价这种事,果然还是奶奶更擅长,三下五除二的,怼得刘瘸子乖乖听话,这等绝招自己必须得学到手,以后绝对用得上!

……

回到家里,大爷爷他们已经到家,一个个正忙着洗脸洗手,

看到奶奶提着个木箱,爷爷不禁问道,“这又是买的啥?”

奶奶淡定地将箱子拎进屋里,轻描淡写地说道,“刘瘸子担心公私合营后书卖不出去,正赶着清货呢,把他的镇店之宝都拿出来卖,我就带着孙子挑了几本他喜欢的,还饶了个香樟木的箱子,倒也便宜,光是这个箱子就值回价了。”

“是吗?”

爷爷一边擦着脸一边问道,“多少钱买的?”

“你问这个干嘛,”

奶奶回过身眼睛一瞪,“不管花多少钱,那都是买给孙子读书用的,你还能在这上面省?”

爷爷脑袋一缩,背着手干咳一声,“吃饭、吃饭。”

饭桌上,大爷爷听到奶奶给陈建国买了几本书,由不得拍着桌子叫好,

“读书好啊,还是多读书好,就厂里那个新机器,人家上海的工程师明明都调试好了,还手把手地教了半天,咱们厂里的那几个笨蛋还是不会用,硬是折腾了五六天,还一天两回地拍电报才给整明白,

要是咱们厂里能有个大学生,哪还用上海那边教,说不定连机器都能给他整出来!”

陈建国扒着饭,默默想着纺织工、机修工和机械设计师到底是不是一回事?

关键他上辈子就是个文科生,连专业都是万金油的工商管理,工作后也是在虚无缥缈的互联网公司上班,这玩意儿他也不懂啊。

听到大爷爷的话,平时吃饭时基本上不说话的奶奶,罕见地问了一句,“现在还不能正常生产?”

这年头的工人归属感特别强,都是以厂为家,哪怕是家属,也会把工厂的事当成自家的事,能造花布的新机器关系到棉纺厂的未来,所以哪怕平时不怎么管公事的奶奶,也忍不住关心。

“唔,可以啦,”

大爷爷抹了把嘴,一边夹菜一边呵呵笑道,“拢共十一天,把机器搞明白就花了五六天,试生产又花了四天,棉布都不知道浪费了多少,要是再不行,老秦可就要掀桌子咯。”

这时陈速羽却说道,“可惜,现在所有的生产都归计委管,进多少棉花,出多少棉纱、布匹,都有严格定量,秦厂子把厂子做大的想法,恐怕要落空了。”

话题终结者不外如是,饭桌上一下子便冷清下来。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