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启明星(1/2)

没法拒绝,就只能答应,

将沈部长送走,陈建国关起门来翻阅会刊。

先看了一下目录,第一篇就是介绍半个多月前文艺创作座谈会的情况。

这里就不得不提一下,当时作协下面一个非常重要的机构,“创作委员会”。

创委成立的时间很早,甚至还在作协成立之前,

早在1952年全国文艺整风之后,为了改进和加强全国文协的工作,使其能真正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领导全国文学创作的统一战斗团体,认真地担负起领导作家的创作、批评、学习等活动以及指导普及工作的任务,便决定改组全国文协为全国作协,

在1953年3月24日,全国文协就明确提出:“在常务委员会下面设立一个创作委员会,作为具体指导文学创作活动的机构。”

全国文协是在1953年9月文协第二次代表大会上改组为全国作协的。也就是说,创委会在文协改组为作协前半年就成立了。

而创委的主要职责是什么呢?

首先,第一要务,就是“组织作协会员学习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理论”,

可别小看这个,这年头所有的文艺工作单位,都必须把这个当做首要任务,所以必须放在第一位,

至于创委的具体工作,

创委会成立之后,就根据需要设立了散文组、诗歌组、儿童文学组、戏剧组、电影文学组、通俗文学组。一年之后,又于1954年6月成立了文学批评组。这些创作小组的活动开展便是重点工作。

然后是作品、调查了解创作现状;编选各种体裁的优秀短篇作品选集;加强与各地作家的联系、了解会员的创作情况;

最后一项便是编辑《作家通讯》,也就是作协会刊,

刊物的内容,主要是报道作家们学习、深入生活的情况和经验,反映创委会和各创作组的经常活动;同时也及时报道全国作协的重要决定和有关文学的刊物、出版、教育、研究的计划和执行情况。

所以,文艺创作座谈会一般是由创委负责的,会议内容刊登在这本会刊上,也是合情合理。

看过这篇报道,陈建国发现具体内容与于占波说的差不多,他猜测于占波的亲戚朋友中,肯定有人在北京的文艺战线工作,就是不知道是什么岗位。

在这次文艺创作座谈会上,主管领导点名批评了某些人的作品,认为其理论意识不够,没能清晰地表达阶层(ji)矛盾的特点,

然后用《闪闪的红星》和《红雨》两本书举例子,前一本讲的是斗争时期的故事,将好与坏、善与恶,都刻画得非常清晰,后一本讲的是建设时期的故事,虽然重点不在阶层(ji)矛盾上,但通过先进人物与落后人物的对比,表明了目前全国的斗争形势依然严峻,针对某些人,也很有对其进行改造的必要,

相比之下,你们某些人的作品特点不够鲜明、人物不够突出、立场不够坚定,这样的作品给老百姓看,究竟是引导人,还是误导人?

看到这段话,陈建国一巴掌捂住眼睛,

自古文人相轻,那位领导将自己架在火上烤,这是给自己拉了多大的仇恨啊?!

长叹一口气,陈建国继续往下看,

后面半截,就没什么具体内容,主要是作协和创委会表示要听从领导的意见,认真反省、努力创作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作品。

另外,文章里还提到一件事,也让陈建国不禁有些惊讶,

鉴于江处长对《闪闪的红星》赞不绝口,以及她同时也是分管电影工作的领导,在会议上就当场提出,建议将这部改编成电影,

她的建议,基本上就可以等于是决定了。

对于改编成电影什么的,陈建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