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六章:战术(2/2)

是为了避免敌人用炮火覆盖我阵地时产生大量的伤亡。

那么当敌人实行集团冲锋时,防守阵地上的兵力不足怎么办呢?

其实,真正打击敌人集团冲锋时的有生力量,并不是我们正面的火力,而是两侧的侧面的打击。

如果防守只是正面进行防守的话,敌人的注意力只注重前面就可以了。

如果在敌人侧面也有了同样的火力点的打击之后,敌人的注意力就分散了。

冲锋的敌人就不能够专心致志的向前冲击,还要顾忌侧面的打击,这样就能够非常有效的挫败敌人的冲锋进攻。

所以,主阵地侧面的火力点才是防守的重点。

因此,怎么布置侧面火力点的位置,就是至关重要的,因此侧面火力点不但要坚固,而且还要加以保护,确保侧面火力点的安全。

但是,很多的时候并不是事先就确定了要在某一点上进行防守,这就是遭遇防守。

这个时候,火力支援要马上展开对敌人的火力压制,然后前面的战士迅速的挖成一个单兵卧射掩体。

然后在火力掩护下再跃进,再挖一个单兵卧射掩体,后面的战士在前面战士留下的卧射掩体的基础上,迅速的扩展成单兵掩体。

就这样,一个一个的卧射掩体,变成一个一个的单兵掩体,然后再变成防守工事。

所以,在遭遇战中构筑工事战壕,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接一个的扩展而成的。

前面的单兵掩体形成之后,要掩护后面对单兵掩体的扩展,后面的扩展完成后,则对前面敌人进行压制,再次掩护单兵掩体的形成。

山地防守主要就是进行“反斜面”防守。

首先,在防守的山地的“棱线”(棱线:就是制高点上最高的沿线)上构筑防守工事。

而且,同样是要分火力点工事的构筑和散兵工事的构筑。

火力点的工事依然是要足够坚固,火力配备要能够交叉封锁住阵地的前沿。

散兵工事也还是要能够机动灵活,以“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原则来构筑,而且一定要“纵横交错”,使战士们能够可前可后。

这个山地防守的“棱线”,是交战双方争夺的焦点,进攻一方肯定会进行炮火覆盖的。

所以,在这个“棱线”后面的“反斜面”环形工事,就是防守一方构筑工事的关键所在。。

我军不管是抗战战争中、解放战争中还是抗援战争中,这种“反斜面”环形防守工事的运用都是非常成功的。

特别是抗援战争中的“上甘岭战役”,那就是“反斜面”环形防御工事教科书一样的样板。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