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一章:过年 5(1/2)

“三拜九叩”完了,伯父一声:“没事了。”

伯母进来撤下祭祀用的“三牲”,去煮半夜的接神饺子了。

大姐常华,举着一根蜡烛,凑近“家谱”,仔细的看上面的人名啥的。

常不为本来就腻歪这些“三拜九叩”啥的,所以也没上去看,估计就是上去了也看不明白,这时候,常不为毕竟才刚刚上小学二年级。

祭祖完毕,才开始煮接神饺子,放接神鞭炮,接神鞭炮响过,伯父冲着东西南北四面各作一个揖,就是接到福、禄、寿、喜诸位神仙了,这才进屋捞饺子烫酒开始吃接神饺子。

大伯烫酒用的是特别古老的那种锡壶,把大瓶子里的散白酒倒在锡壶里,然后放在“火盆”上烫热。

喝酒用的是外面描着三道篮圈的小酒盅,一小酒盅是三钱,分三口喝完,每喝一口,都会发出“吱儿”的一声。

所以,单田芳的评书里才有“吱儿的一口酒,吧嗒一口菜儿”的说口了。

放过“接神”鞭炮,吃完“接神”饺子,女人们还在收拾厨房,最先一批就是小嘎子们,噼隆噗隆的到各家开始磕头拜年了。

跑出去磕头拜年的都是男孩子,女孩子是不出去拜年的,磕头拜年的顺序是先近亲,再远亲,然后才是“屯亲”。

屯亲,就是没有亲戚关系,但却是长辈年龄的乡邻,整天低头不见抬头见的,所以就都一股脑的磕头拜年了。

小嘎子们磕完头刚走,半大小子又来了,反正那时候不管谁来磕头,都是抓一把瓜子,或者给块糖,笑骂一句就都撵走了。

之后就是大小伙子们了,其中有的已经结婚了,有的没结婚呢,这就都是大人了,磕完头寒暄几句也都走了,这以后基本就没人再来磕头拜年的了。

然后,整个屯子就基本上静谧无声了,一直到初一天亮,基本上没人走动了。

因为老辈子都传说:接神时间一过,各种各样的神都会出来的,所以这时间大家都躲在屋子里玩或者做任何事,绝大部分人是都不会出门的。

初一亮天之后,初一早饭一定是饺子,而且绝大部分人家都是煮的冻饺子,一个是昨晚睡的少,再一个就是能快速吃完早饭。

为什么要“快速吃完早饭”呢?因为南北二屯的亲朋好友还得在上午之前拜完年呢。

等附近的亲朋好友基本上都拜完年了,差不多也该吃晚饭了,初一的晚饭跟大年夜差不多,总之就是一桌子菜,喝的脸红脖子粗。

初二初三,基本上都是媳妇回娘家的日子,有爸有妈的媳妇,甭管多大岁数,一律是这二天回家拜年,没爸爸妈妈的媳妇,也要回到哥哥或弟弟家看看,总不能说咱娘家没人不是。

初三初四,都是远道的亲戚朋友来串门了,一年就这么一次,互相通通消息,看看谁家啥时候有什么事,大家伙好上前站脚助威呀。

初五叫“破五”,一般的理解就是把这几天吃剩的东西破破烂烂的都打扫了,等明天了,差不多就算是过完年了。

那个时候,过了初五,大家见面会问一句话:“你家换饭了吗?”

啥意思呢?就是开始吃粗粮了没有呢。

是的,那年月,只有极少数人家可以吃细粮一直吃到正月十五,绝大部分人家都是过了初五就“换饭”的。

剩下的细粮,只能留着来客人时来待客了。

过了初五,已经是二月中旬了,估计录取通知书,也快该来了。

常不为他们的通知书还没到呢,常爸爸的通知书却先来了。

正月初八,刘艳春校长带着一辆小轿车来接常爸爸了,当然刘艳春校长也不可能忘记同时带来常爸爸的调令:

“兹有我局常玉玺同志(正科级)因工作需要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