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1章:对峙汝南(二)(3/5)

长沙之后,项宣便时刻关注着二人的动静。

一个是在那场仗后转驻南郡的前南阳将军王尚德,还有一个便是颍川都尉周虎,他认为,倘若晋国朝廷之后要展开对他长沙郡的征缴,那么最有可能出动的,即是这二人。

果不其然,仅仅只隔半年,王尚德便前后发动了针对江夏郡与长沙郡的攻势,从而开启了他项宣与王尚德长达一年的对抗。

尽管当时的局面也很不乐观,甚至可以说有点艰难,但项宣依旧有种莫名的庆幸,庆幸来的是王尚德而不是周虎——更不是他二人一起。

在他心中,对于周虎的忌惮要远在对王尚德之上。

其中原因,一来是因为那周虎机智狡诈,极擅用兵;二来嘛,周虎所统率的颍川郡军,招降、接纳了他义师太多的良将与老卒。

比如鞠昇、曹戊、秦寔等等,这些将领可都是他长沙义师与江夏义师中的中坚将领。

更有甚者去年他还听说,就连周贡都归顺了那周虎,在山阳郡大展锋芒,亲自斩杀了山阳贼刘辟的首级。

周贡,这位前江夏义师渠帅陈勖麾下的大将,项宣曾经与其一同协力谋取许昌,与那周虎较量,自然知晓此人的厉害。

这些位他义师出身的将领,无疑极强了颍川郡军的实力,更别说颍川郡当时还前前后后俘虏了他两支义师多达两万余人的老卒——这些老卒在经过为期五年的赎罪后,也陆续成为了颍川郡军的一员。

有时候项宣忍不住想,那周虎何来的底气居然敢收容那么多他义师的良将与老卒?难道他就不怕这些人倒戈么?

然而那周虎似乎真的不怕,非但启用鞠昇、曹戊、秦寔、周贡等人,甚至还是大用、重用,既授予其兵权,又让叫其管理各县的官田,简直拿这些降将当做心腹对待。

倘若那周虎仅仅只是一名颍川都尉还则罢了,问题是一郡都尉根本就不是这家伙所能企及的极限。

单凭‘陈太师之义子’这份殊荣,此人日后就注定能与王尚德、与陈门五虎平起平坐——指真正意义上的,在兵权与地位上的平起平坐。

追随的人能给予信赖、能加以重用,且前途无量,更要紧的是对待手下还大方,以己度人,项宣实在想不出鞠昇、曹戊那些人有什么理由会背叛周虎。

而这,也是他迄今为止并未尝试策反鞠昇、曹戊这批旧相识的原因之一——至于另外一个原因,则是因为他当时正忙着对抗王尚德,也没有精力去做别的。

那周虎为何如此‘厚待’他义师的降将降卒?

项宣至今都没有想通这个疑问,相反,去年发生在南阳郡的一件事,反而令他更增添了几分疑惑。

那就是南阳义师的下落。

两年前,陈门五虎的邹赞、薛敖,并南阳将军王尚德,于南阳郡境内击溃了荆楚义师与他长沙义师的主力,就连他长沙义师的渠帅关朔,亦不幸命丧于此役。

当时项宣并未参与这场仗,他只是听后来溃逃至长沙郡的荆楚义师与长沙义师将士所言,南阳义师当时最先被击溃,因此没能赶上荆楚义师与他长沙义师主力的突围行动,只剩下一些残兵败将深陷南阳。

那时就连项宣也觉得,南阳义师估计是亡了……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时隔一、二月,原以为覆亡的南阳义师,居然出现了回光返照的一幕——曾在乱军中不知所踪的渠帅张翟,居然还活着,且抢在王彦对他们展开全面搜剿前,迅速聚拢了仅存的兵力,与王彦率领的南阳军展开了游击。

在得知这个消息时,项宣先是一喜,但旋即,心中的欢喜便立刻冷却下来。

因为他可以断定,就凭张翟剩下那点兵力,根本无法突破王尚德与王彦兄弟二人的封锁,更不可能间跨南阳、南郡两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